首页 > 资讯中心 > 媒体报道

河南众品与农民分享成功

发布日期:2006-05-31       来源:农民日报      作者:陈四化

在河南省长葛市民营经济的百花园中,众品食业股份有限公司可以说是“一枝独秀”,“众品”的“独”在于它创造了“众品模式”、“众品标准”;“众品”的“秀”在于它每年为周围农民增加收入近3亿元,拉动生猪、蔬菜种植等相关产业发展,在当地形成了一个年产值超过30亿元的产业群。

近年来,众品公司按照“公司+基地+农户(场)”的形式与农民签订合同,建立双赢的利益联合机构:公司为基地农户提供优良品种,提供全程技术服务,提供符合品质要求的生产资料,提供收购最低保护价,现款回收产品,用利益将双方牢牢地拴在一起。在正常年份,他们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回收,让利于民,取信于民,谋取自身的长远发展。通过实行合同制,农民由开始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接受,不少农户主动上门签订生产、销售合同,放心大胆地发展种植、饲养业。仅长葛市官亭、石象、古桥、南席等乡镇建立的1.2万亩优质蔬菜,就使农民年增收1080万元。在种植基地建设中,通过实施重大科技公关项目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,检测评价产地环境,引进示范推广优良品种、无公害技术栽培等,有效保证了原料的品质。截至去年底,众品公司按照合同订单,发展芦笋、甜玉米等共4.2万亩,联结农户1.6万户。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,每亩年增收800元-1000元,户均增收2500元左右,比传统农户增收40%以上。
这个模式还能让基地随时与市场的波动产生“共振”,从而促进他们调整农业结构,达到共赢的目的。为把当地的农产品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,他们实行规模化、集约化、专业化大生产,建立自己的种植、饲养基地,为食品加工提供充足、优质、安全的原料。在对基地实行品种、饲料、防疫、兽药、收购加工环节“五统一”服务的基础上,众品公司逐步形成了适应国情、省情,又与国际接轨的畜牧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和产业化经营模式。截至去年底,在自有饲养基地带动下,众品公司发展规模饲养场74个,饲养小区36个,年出栏生猪112万头,带动农户3.9万户,使加盟农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。
如果当初采用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是模仿的话,那么在这个链条上加入经纪人就有了“众品”原创的意义。这样,又一个群体开始从这个链条上受益。经纪人拉近了农户和市场的距离,起到了桥梁的作用,促进了货畅其流。后河镇王楼村村民朱发喜负责联系家禽外运,使全村从业人员达到400余人,各种车辆30多辆,辐射带动了周边50多个村,年交易额达500多万元。
如今,背靠“众品”这棵大树,奔波在各地的经纪人已经达到近3000人,每年的人均收入远远超过普通农民。从双赢机制到共赢机制,其中每一个决策和实践,无不体现着“众品”多年来一直秉承的理念———“分享成功,共同富裕”。

返回